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工作报告
    千山区人民政府二0一二年工作报告
    时间:2014-10-14 02-39 来源:政府办 作者: 点击:

    ——2012年12月5日在千山区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 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三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及过去五年主要成就

    2012年,区政府紧紧抓住汤岗子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上升为省级战略的宝贵机遇,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创新,围绕打造“鞍山新的政务中心、沈阳经济区文化艺术中心和世界级健康养生基地”的奋斗目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逆势上升,形成了汤岗子新城的建设热潮,圆满完成了全年和本届政府的各项任务。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亿元,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亿元,增长20%;实缴税金19.1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增长30%;引进域外资金75亿元,增长80%;外资调入3.2亿美元,增长33%;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5万元和2万元。区域经济实力和人民群众收入显著提高。

    核心产业跨越发展。围绕以温泉健康养生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先后赴香港、上海等地组织招商活动20余次,与香港南华集团、香港恒盛地产及印尼黄氏集团等多家行业龙头达成投资意向。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年”,长峰龙之梦衡园、中骏汤泉香墅等项目率先实现竣工销售,港中旅温泉健康城和台湾京辉京华汤邑等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成功举办千山区首届房产推介交易会,成交金额突破2亿元,成交面积近3万平方米。围绕实体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健康产业都市楼宇工业区,在国家贸促会和中国国际商会万季飞会长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吸引中国华阳集团总投资350亿元的汤岗子(国际)健康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千山,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期50万平用地规模调整和净地腾空,为未来3-5年建设产值过千亿元的世界500强健康品牌工业会所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统产业稳步提升。深入实施“工业五项工程”,促成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与海华公司合作成立“高性能润滑油脂联合实验室”,推动后英集团100万吨精矿粉和大地建材2万吨木塑生产线等项目投产达效。组织“企业千户行”活动,坚持一企一策帮扶措施,促进工业增加值、增值税和用电量等支撑性指标企稳回升。以瑜航庄园地产等大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新建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扶持组建火龙果、南果梨、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科技示范基地。对上争取水利专项资金3500万元,启动杨柳河整治等农田水利建设工程30项,再次捧得省“大禹杯”。通过国家无疫区评审,荣获“全国农机化项目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新城建设掀起热潮。继获得辽宁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温泉健康产业核心区三大品牌之后,汤岗子新城被省政府确立为沈阳经济区唯一的现代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并迅速完成了管委会机构搭建,承接了市级管理权限,与市三大指挥中心密切合作,建立起“四位一体”的高效推进模式。组建了健康产业招商服务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分别与国际国内排名第一的美国库根公司和中国建筑设计院合作成立了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极大地完备了服务发展的主要功能。各类规划日益完善,组织完成中央活力区及周边8.9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基本完成主干路网及配套、活力区基础设施、东部地区水利设计等专项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全面启动,由中建六局承建的中央活力区18条分支路网及鞍山路、建国大道等主干路网全面开工,南三环改造工程即将完成。公建工程进展顺利,凤凰湖中央公园等核心景观破土动工,市区两级便民服务中心规划选址和建设方案均已锁定,汤海隆庭及大唐佳苑等回迁小区建设全面启动,日新小区DN2工程完成回迁派户。

    瓶颈问题逐步破解。围绕空间要素,大力开展创造空间百日行动,完成拆迁民宅4500户、谈迁企业121家,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积极创建国家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先进区,被评为全国首批达标单位。累计争取用地指标超过300万平、完成征地4平方公里。围绕资本要素,组建新城建设投资发展公司,与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推进首批融资5亿元;大力推进银企对接,新增金融机构贷款7.5亿元。围绕环保要素,大力推进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和矿山复垦五大工程,投入1.5亿元,完成矿山生态治理2450亩、小开荒还林1000亩、封山禁牧围栏40公里;实施建筑施工现场抑尘措施全覆盖,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善。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不断完善集中供热服务体系,新增供暖面积140万平方米。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2300人,为3000名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社会保险扩面征收工作连续五年列全市首位,实现应保尽保。加大困难群体救助力度,构筑了以司法救助、民政救助、医疗救助、信访救助为核心的大救助体系,建成农村困难家庭常年病人托管中心,列支600万元扩大重大疾病救助涵盖范围和提高报销封顶限额,受益群众达到300余人。

    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新培育5家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教育环境质量进一步优化,投入3600万元完成14所校舍维修改造,十三中学、矿山高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蓬勃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首届千山区群众文化节,充实农家书屋图书8万余册。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开展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数万农民从中受益。投入2400余万元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68公里,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六五”普法工作顺利开展,依法治区水平不断提高。监察、审计、人防、统计、计生、粮食、供销、档案、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全面取得新的进步。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不断加大监管工作力度,捣毁抢栽、抢种、非法建筑及盗采窝点近500处,非法采矿、选矿企业全部得到取缔。坚持每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实现进京集体访、非正常访、倒流访、重复访、去省集体访登记“五个为零”,特别是十八大期间,再次取得信访稳控工作全市第一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区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继续保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和重特大交通、火灾事故为零,实现省级平安区“七连冠”。

    各位代表,2012年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也为本届政府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我们面对异常复杂的形势和十分艰难的发展环境,万众一心,励精图治,百折不挠,创新奋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汤岗子新城建设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真正进入了涅槃重生、全面崛起的新阶段。

    五年来,区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与2007年末相比(当前口径),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长1.7倍,年均增长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倍,年均增长2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倍,年均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1万元。各镇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经济实力均跨入全省百强行列。

    五年来,经济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妥善应对和化解了金融危机、区划调整以及经济危机等不利因素带来的重大影响,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梳理出“退一强二进三”的产业发展方向,打造了“鞍海一体、聚焦新区、重心南移”的发展格局。始终把空间拓展视为发展的重要前提,累计撤并村屯60余个,拆迁民宅及网点近4万户,谈迁企业800余家,腾空净地100平方公里,在全省率先试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全国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四位一体”保障机制。始终坚持以项目为纲,通过重大项目布点牵动,全面结束“有区无城”的历史,形成聚焦新城、投资新城、建设新城的良好局面。推动主要经济指标逆势而上,连续四年在全市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

    五年来,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坚持以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农业发展水平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先后培育农事龙头企业98户、设施养殖小区22个,增加农机总动力6.5万千瓦;以都市农业为主题,促进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不断融合,农业园区、市民农园、观光农场、民俗乐园等业态快速发展。工业实现集群化发展,先后引入10余家知名央企,推动200余户骨干企业实现升档晋级,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余户,矿产品加工、钢铁深加工及装备制造、农业高新技术等产业集群均形成百亿规模。现代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培育限额以上企业587户,成功引进港中旅、台湾京辉、恒基兆业、万科、长峰、中骏、雨润、港龙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引领全市项目进入百亿时代,为全市作出重大贡献。

    五年来,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成行政单位“三定”和事业单位“九定”工作,机构编制及工作人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深入推进财政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等综合改革;千方百计破解历史遗留问题,赢得了诚信千山的形象;经历了区划调整的重大变革,圆满完成了地域、管理职能和事业单位人员等分流划转任务。不断开拓创新,形成新城管委会与政府融合并行的体制机制,在招商、投融资、开发建设等领域采取(“机关+事业+企业”)的灵活推进模式,服务新城崛起的功能更加完善。对外开放成果显著,累计直接利用外资5.6亿美元,吸引内资300亿元,出口创汇2.4亿美元,内外资指标连续四年在全市名列前茅,单体内外资项目投资屡创全市新高,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成为全省推广的重要经验,千山区已经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

    五年来,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形成覆盖城乡、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市区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辐射半径扩大10公里以上,区域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建成和在建回迁小区25个,新建高档商品房小区15个,总开发面积突破500万平方米。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坚决遏制了西鞍山盗采行为,全面清理“五小企业”,不断加大矿山植被恢复和植树造林绿化工作力度,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成为全省青山工程的始作俑者和典范。

    五年来,和谐千山建设成就斐然。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持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累计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500多项;在全省率先通过“双高普九”检查验收、实行基础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农村文体广场、农村数字化电影、“农家书屋”全覆盖。社保扩面工作连续五年位居全市首位。深入实施危房改造、饮水改水、便民就医、困难救助等惠民利民工程,始终坚持真心实意、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确保了全区人民困有所济、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妥善解决了大量信访问题,率先在全市实现“无积案区”,确保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稳定工作连续五年排名全市 第一。

    五年来,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广大群众的社会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32件,办复率、见面率和满意率均为100%。深化绩效评估,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服务机制,规范审批程序,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制定实施了30余个规范性文件和制度,重点领域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关口前移”,强化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和大额资金使用的全程监察审计管理,树立了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五年来,千山区先后荣获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供销系统先进集体、国土资源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国家电影放映先进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国家级南果梨及蔬菜无公害生产示范区、全国经济普查先进单位、省双拥模范区、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千山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千山区发生脱胎换骨式深刻变化,经历巨大阵痛,负重前行的五年;更是千山区在波峰谷底的转换中,深入思考自身发展道路,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重新成为全省战略核心的五年。变化有目共睹,崛起振奋人心!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坚强领导和区级四大班子精诚团结、和衷共济,牢牢锁定科学发展目标不动摇;得益于我们紧紧抓住辽宁打造全国温泉健康产业第一大省和鞍山全面拉伸城市骨架的双重机遇,把上级战略构想变成了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得益于我们不断解放思想,超前谋划,开拓创新,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重大举措,不断改变被动局面,牢牢把握主动权;得益于各镇村、各部门、驻区单位、全区企业和广大干部群众勇挑重担,团结奋斗,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创业激情,形成了万众一心加速发展建设家园的强大合力。【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区三届政府工作期间和本次大会之后,一些领导同志因为自然法则和工作需要离开了工作岗位,他们在岗期间恪尽职守、忘我奉献的优秀品质和高风亮节将永远铭刻在新城发展的历史上。】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日夜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始终关心和支持千山区发展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老领导、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友人,向所有心系这片热土投身家园建设的同事和战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认识到,前进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结构调整仍需加大力度,产业集群及骨干企业支撑力与新城发展的迫切要求还存在差距;二是新城管委会刚刚组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三是社会管理水平尚需提高,土地征占、房屋拆迁、涉法涉诉等信访问题仍需高度关注;四是少数机关干部还没有完全认清成立管委会的重大意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目标任务与2013年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汤岗子新城全面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牢记使命,把握机遇,破解难题,加速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按照区四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辽宁沿海与内地互动发展和沈辽鞍海一体化核心节点的高昂姿态,加速推进全域城市化和鞍海一体化,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创新,为早日把汤岗子新城建设成为“鞍山新的政务中心、沈阳经济区文化艺术中心和世界级健康养生基地”而努力奋斗。

    主要发展目标是: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沈辽鞍海一体化省级战略核心节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跃居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倍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逐步形成以温泉健康养生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和以医疗健康制造业为内涵的都市楼宇工业双轮驱动的现代城市产业格局;基本完成新城26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基础设施、城市景观和商务楼宇开发建设;社会事业达到全省领先水平,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重点工作任务是:

    ——坚持好中求快,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加快各类要素向新城集聚,大力实施都市楼宇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战略,全力打造以康复养生、文化艺术、旅游度假为核心的千亿产值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和以高端医疗设备、精密医疗器械、生命养护设备、高科技医药保健品为主题的千亿产值都市楼宇工业产业集群,大力引导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促进现有骨干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比例逐步调整为5:45:50,形成新城长久的产业支撑。以山系、水系、绿系等自然资源要素为依托,加快凤凰湖中央公园、山体森林公园、滨河湿地公园和道路绿化、景观通廊建设,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

    ——加速两化驱动,构建产城互动新格局。以“鞍海一体、聚焦新区、重心南移”为方向,全力打造产业集聚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动态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以空间拓展为基础的全域城市化战略,不断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强化房屋及土地征收工作力度,全面完成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大力实施以基础联通和产业集聚为核心的鞍海一体化战略,切实将空间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完成五大功能板块规划建设,即:完成集聚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艺术等业态的5平方公里中央活力区建设;完成集聚文化旅游、温泉养生、高端商住等业态的5平方公里港中旅温泉旅游基地建设;完成集聚康复养生、度假养老地产等业态的3.7平方公里康复养生基地建设;完成5平方公里国际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在涌泉路南、鞍海路东以基本农田为主的广阔空间内,规划建设地域广大的庄园经济、沟域经济和都市农业基地。

    ——发挥旗帜作用,开创对外开放崭新局面。坚持以项目为纲,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放大辽宁沿海与内地互动发展的叠加优势,努力放大鞍山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政策优势,努力放大新城自身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的比较优势,努力放大两大产业集群和五大板块的功能优势,努力放大合作伙伴和潜在客户的集成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更多的域外客商走进新城、域外资金投入新城、域外项目落户新城。

    ——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妥善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新城管委会与区政府融合并行体制,充分释放市级管理权限和独立封闭运行的能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坚持创新驱动,敢想敢试,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新方法、新经验。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构建人才高地,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形成人力资源与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

    ——注重改善民生,共建共享幸福和谐新城。把改善民生作为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事业,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良公共服务产品。大力实施更高质量的就业、保障、医疗、救助等民生工程,特别是切实保护好城乡改造期间动迁群众的各项权益。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营造幸福、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让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新城人民。

    新一届政府未来五年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始终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以理论创新推进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不间断的创新形成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艰苦奋斗,努力把汤岗子新城建设成为实力之城、开放之城、美丽之城、健康之城。

    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汤岗子新城的关键之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安排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同比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亿元,增长20%;实缴税金23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增长2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5%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速空间拓展,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

    进一步拉伸发展骨架,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加速新城建设步伐。一是加速完善规划设计。进一步细化完善五大主体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高标准完成新城景观规划和楼宇规划;加速完成水、电、气等配套工程施工设计,为全面开工做好准备。二是加速推进空间拓展。滚动推出“创造空间百日行动”,及时腾空黄山路、凤山路、汤岗子(国际)健康产业基地、中骏二期希尔顿酒店等项目建设用地,大力推进东鞍山、汤岗子全域撤村,保证项目开工时效。三是加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鞍山路、建国大道等主干路网建设,促进凤山路、黄山路、建设大道等主干路网和中央活力区“十一横七纵”分支路网加速建设,配套完成相关路网的“九通一平、一绿一亮”,以完善的基础设施拉动土地级差地租快速上扬。四是加速项目开工建设。重点推进汤岗子(国际)健康产业基地、港中旅温泉度假健康城、台湾京辉京华汤邑等项目建设;快速启动市区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凤凰湖中央公园等核心景观和杨柳河整治工程,打造纵贯新城的靓丽风景线。

    (二)加速产业集聚,大力推进鞍海一体化

    不断加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力度,以五大功能板块的全面崛起加速鞍海一体化进程。一是大力实施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具有震撼力和牵动性的项目落户新城,全年引进域外资金95亿元,实现外资调入5亿美元,继续保持对外开放工作在全省全市的领先地位。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围绕中央活力区,做好凤凰湖周边项目招商,大力引进星级酒店、商务金融、文化创意、现代教育、高端医疗等先进业态;围绕港中旅文化旅游基地,精心打造集温泉主题乐园、高档星级酒店、休闲风情商业街和高档住宅于一体的中国北方旅游度假示范基地;围绕康复养生基地,大力引进香港南华“忠孝园”、香港安颐现代养老地产以及康大生科生命养护中心等康复养生项目。三是大力发展都市楼宇工业。重点推进汤岗子(国际)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必保完成一期50万平、投资35亿元的园区建设任务,着力引进荷兰帝斯曼、天津天士力、上海复星医药等重点企业。继续鼓励和支持现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逐步向新兴都市楼宇工业转变。四是大力发展都市特色农业。促进瑜航公司庄园地产和印尼黄氏控股集团度假庄园等项目落地开工,打造庄园经济发展新模式。加速推进蔬菜花卉产业园、畜牧养殖产业园、精品旅游观光园等特色富民项目发展,统筹做好农技推广、水利、动监、农机等涉农服务工作。

    (三)加速改革创新,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发挥新组建机构职能作用,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破解难题、注入活力。一是在区政府和管委会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下,优势互补,集中精力狠抓经济增长、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突出要素优势向重点领域倾斜。二是充分发挥新城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职能,全面细化和完善各类项目用地的控规、修规编制,为项目招商、落地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充分发挥新城土地储备中心职能,对项目用地组卷报卷、征收征用、收购储备以及土地出让等一系列环节全面提速;大力争取用地规模和用地指标,积极筹措建设用地复垦指标,最大限度满足各类项目的落地需要。四是充分发挥新城建设投资公司职能,大力开展与兴业银行、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融资,在自主筹资方面实现突破。五是充分发挥健康产业招商服务中心职能,加速形成政府购买企业招商成果的生产线模式,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水平。

    (四)完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不断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力度,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一是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实施科技“三百工程”,积极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强化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建设,争创省基础教育强区。巩固和扩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将符合条件的村级卫生所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全面推行“2+2+x”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完成公路改扩建工程62公里,新修建乡村道路14公里。启动鞍山驿堡修复工作,全力打造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深入开展企业统计制度改革,持续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民族、宗教、老龄、档案、残联、人防、武装等各项工作水平。二是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坚定不移推进回迁安居,年内完成大唐佳苑一期和汤海隆庭一期开发建设,完成区委北二期回迁小区配套。深入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切实完善大救助体系,力争实现广覆盖、无死角、见实效。完善各项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城镇职工社保医保参保率均巩固在99%以上,新农合资金使用率达到85%以上。完善低保家庭“七网合一”体系,始终保持低保救助标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范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的使用,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三是着力改善环境面貌。继续深入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和矿山复垦”五大工程,不断加大矿山生态治理、小开荒还林、封山禁牧工作力度;全面加强杨柳河等水系生态治理,对采砂洗砂、毁堤取土、乱堆乱排等丑恶违法行为进行高压监管;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和污染减排工作力度,使新城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四是着力确保安全稳定。深入开展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妥善处理群众诉求,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加强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一是对人民负责。不断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多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多为企业解难题。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全面深化公开承诺、首办负责、限时办结、考核评议等制度,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受人民监督。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虚心听取和采纳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强监察、审计等内部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正、有效运行。三是让人民满意。不断强化诚信意识,坚决兑现对企业、投资者的各项政策和服务承诺,坚决把为群众办理的各项实事落到实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千方百计降低行政成本,集中财力保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和政府采购等制度,以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和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一届政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洒下汗水,浇铸辉煌,为全面开创汤岗子新城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Baidu
map